刚火没两天,小米YU7就因为“偷工减料”被锤了?
创始人
2025-07-05 10:21:00
0

想不到,沉浸在爆单的喜悦里还没几天,小米 YU7 的第一个、程度堪比挖孔机盖的舆论风暴就这么猝不及防的来了。

这不说不打紧,说完网友们直炸开锅了。

很多人拿着 YU7 发布会上说到的车机芯片骁龙 8 Gen3 问,为啥纸巾盒小米用了车规级的,但是更精贵的车机芯片却用了手机上的消费级芯片

更有细心的网友在研究了一番之后发现,不仅纸巾盒这个单一产品没有对应的车规标准,小米 8 Gen3 宣传页里的车规级认证 AEC-Q104 ,也只是个针对模块整体的认证,和芯片好像也没啥关系

于是,一场关于纸巾盒有没有必要做车规级、消费级芯片到底能不能用在车上的争论开始迅速发酵。

各家大 V 下场输出,各方观点激烈碰撞,可以说是让人越看越糊涂。

为了让大伙吃瓜吃得更明白,脖子哥连夜采访了几位汽车行业的资深老哥,梳理了风波里头的各种知识点。

结果发现,在车里用手机芯片这事儿,可能比大伙想的复杂得多。

至于为啥,我觉得得先跟大伙唠唠到底啥是车规级。

你可能以为,这个车规级的背后会有一堆类似国标的强制标准,零部件只有满足了这些要求以后才能用在车上。

但事实上,因为汽车工业的技术发展太快,强制性的规定更新速度又有很强的滞后性,现在的车规级就跟咱们评价帅哥美女的标准似的,很大程度上是个定义很模糊的、但认可范围比较大的行业共识

落到具体的企业标准,更是一家一个样,并没有一个大伙都绝对会遵守的强制性标准。

而我们也可以粗放地把车规级理解为:符合它要求的东西可以在极端的行驶条件下,保证自己还能用。

那具体到纸巾盒上,小米汽车在今晚的答网友问推文中已经做出了具体的回复。

结合雷军的直播,我猜测小米大概率是把磁吸的纸巾盒配件纳入了自己的三高测试( 高温、高原、高寒 )里头,用高温测试或者说夏测中对内饰件的要求来做的。

并且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老化以外,正式的高温测试还得在环境温度保持在 40 度以上时,观察内饰件的外观、力学、电学、化学或其他性能变化和金属材料制品的腐蚀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会不会因为晒了太阳,纸巾盒就裂了、化了、颜色褪色、可挥发有机物变多等等,会不会变得不能用,或者危害到乘客的安全和健康。

如果 YU7 上的磁吸纸巾盒真是按照这个标准设计的,那我觉得对车主来说绝对是个好事,毕竟谁能拒绝一个需要在车内长期使用的配件,变得更耐用、更安全呢。

稍微贵点就贵点吧。

至于人们吵得更凶的消费级芯片骁龙 8 Gen3,好消息是,相比于纸巾盒或许只能套用内饰标准的模糊感,车机芯片所在的车载半导体品类是存在着一套适用范围很广、在车企见认可度很高的标准的,人称 AEC-Q

小米在宣传里头说的车规级认证 AEC-Q104就是来源于此。

这个标准的历史和由来咱们就不展开说了,一言以蔽之,就是这套来自汽车电子委员会 AEC 的标准在迭代了小几十年以后,已经成了海内外主流车企们认可的、能很好评价车载零部件性能的行业标准。

里头根据评价对象和流程的不同,分成了 3 个大类总计超过 40 个不同的测试文件,涉及元件的应力、静电放电、弯曲、阻燃等等测试项目,测试的评价结果还会从差到好分成 Grade 3 - 0 四个等级,基本把车内所有和电有关的零部件都覆盖了。

具体到要求就更是严格。

比如在评价温度耐受性的标准 AEC-Q 100 里头,即使是要求最低的 Grade 3 ,也得让零部件扛住 85℃ 的高温 1000 个小时,并且在500 次的 -55~125 ℃ 的超高低温循环里头幸存下来。

这就要求零部件不仅能耐高温,还得能扛温度冲击,难度可以说是地狱级别。

也是因此,全球几个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比如英飞凌和恩智浦,就都会在自家的零部件详情页里头,跟炫耀似的标明其符合 AEC-Q 的评价等级,而车企们自然而然也会在采购零部件的时候,更偏向等级更高的零部件。

有趣的部分来了。

回到小米 YU7 上的骁龙 8 Gen 3芯片,小米在 YU7 的宣传物料里说,其符合车规级认证的是座舱域控制器里座舱控制部分的“核心板 ” ,符合的是认证体系里的 AEC-Q 104 ,也就是《汽车应用中多芯片模块 MCM的基于故障机制的压力测试认证》。

简单点说,这个认证的对象是由好几个元器件构成的模块,而不是独立的元器件。

对应到小米 YU7 上的座舱硬件,就是通过车规级测试的是搭载了骁龙 8 Gen 3 的主电路板,而不是骁龙 8 Gen 3 这个芯片本身。

如果还是不太理解,我就给大伙举个不恰当的例子。

卡丁车和平衡车原本是个不搭噶的玩意,但小米做了一个给平衡车定制的改装套件,又给平衡车设计了专门的卡丁车动力模式,愣是把平衡车 “ 魔改 ” 成了一台符合卡丁车定义的,卡丁车。

那也就是说,大伙整了半天的,说骁龙 8 Gen3 是消费级芯片不是车规级,没错。但小米通过各种工艺和结构上的改进,让它能在符合车规级要求的环境里工作了,可能也没错。

但这。。。真的靠谱吗?

在和几位行业老哥深入交流以后我的答案是,这种做法的可靠性属于是薛定谔的可靠,暂时还不太好下结论,只能等市场给出答案。

老白是一家车载半导体销售公司的业务总监,他对脖子哥说,这种用非车规级零部件相互配合组成车规级模块的做法,在国内外的车企中其实十分常见。

就比如特斯拉早在 2016 年推出 HW2.0 的时候,就用上了两颗英伟达给手机做的处理器 Tegra 3,用来控制车机和智能驾驶。现在某国内的新能源巨头,也已经把消费级的芯片用作车机芯片很长时间了。

在他看来,车企会采用这种做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现在的车机对于复杂动画和渲染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了,而车规级的芯片往往都是老款手机芯片的阉割版( 如高通骁龙 8155 座舱芯片就是 855 手机芯片的降频版本 )只能支持相对简单的车机动画

屏幕变多、动效变多之后可能就会出现卡顿或者死机的情况,并不符合车企们的要求。

二是相比于车规级芯片,消费级芯片的采购价格往往更划算,只有前者的 1/2 左右。

这是因为车规级认证需要经过复杂的开发、验证和测试流程,单一元器件通过 AEC-Q 认证的费用就在 300 万人民币上下,可能还只是部分车型的定制版本,出货量并不大。

而手机芯片出货量大,规模效应更强,成本自然就下来了。

在他看来,这种魔改消费级芯片的做法本质上还是车企们内卷的产物,一边是降本的压力,另一边又需要更丰富酷炫的功能提升用户的体验。

又便宜算力又高的消费级芯片,自然就成了车企们最佳的选择。

至于这种魔改的方式可不可靠,会不会给日常的用车带来不利影响,另一位硬件开发工程师小黄对脖子哥说,这样的魔改虽然看着技术含量不高,但其实是有一定门槛的。

比如需要给芯片设计更高效的散热模组、提高芯片的抗震动能力等。一般车企的域控硬件团队只有十几二十个人,基本搞不定。

会不会出问题,全看魔改的流程严谨不严谨,有没有做好充分的验证。一个不小心,就会像当年的特斯拉一样在消费级芯片上翻车。

2020 年的时候,美国国家高速交通安全局 NHTSA 对特斯拉展开了一项调查,说我们前面提到的用上了手机处理器英伟达 Tegra 3 的特斯拉车型,存在严重的故障隐患,可能会因为媒体控制单元故障导致后视的摄像头、除雾功能还有转向灯工作失效。

虽然后续特斯拉用 OTA 缓解了问题的发生,但这次翻车一定程度还是促使特斯拉转向了芯片自研的方向,最终搞出了算力逆天的 FSD 智驾芯片。

也是因此,小黄表示自己在做硬件开发选择零部件方案的时候,相比一个只有整体通过了车规级认证的模块,他会更愿意选择各个部件都有车规级认证的方案,心里会觉得更踏实一些。

但与此同时,他觉得这种魔改消费级芯片的做法其实说不上是错的

毕竟连标准的制定者 AEC 都在 AEC-104 的文件中说过:考虑到成本及客户可能同意你这么干,AEC 不要求每个sub-component(子器件)必须通过认证,但是鼓励 MCM 制造商采用 AEC 标准去认证子器件,从而使 MCM 达到最高的质量水平( promote best MCM quality )。

如果更便宜、算力更高的芯片能够在改造之后满足汽车上的要求,这或许就会变成又一个技术趋势。

也就是说,如果小米 YU7 在大规模的交付之后,没有出现像特斯拉当年那样大规模的功能故障,手机芯片上车这事儿,咱们以后可能会见得越来越多。

大伙觉得,相比之前又贵、性能又不好的纯血车规级芯片,

这会是一个更好的方向吗?

撰文:致命空枪

编辑:面线 & 脖子右拧

美编:萱萱

图片、资料来源

Nvidia预计Tegra 3四核芯片出货量将显著增加

DOT NHTSA ODI Document - INOA-EA20003-5829

AEC Documents

5万字长文说清楚到底什么是“车规级”

为什么汽车要做高温高寒测试?而且还必须是吐鲁番这种地方? - BarS的回答 - 知乎

汽车内饰皮革耐摩擦色牢度检测与GB/T 34667标准应用

微博:小米汽车、雷军

文中人物名称均为化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开箱一台一加13 蓝调时刻 大家好,我是波导终结者。 最近我老爹问我说,现在国补手机是不是不要钱了,啊?!仔细一了解,原来是他...
原创 行... 7月4日,由海尔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基于宽谱增敏超材料的热电堆红外阵列...
立际智能取得无破损双向矩阵预分...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立际智能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无破...
华宝新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华宝新能(301327)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球幕影片《何以知天》开映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 实习生 林湘容)球幕科普电影《何以知天》昨天在北京天文馆首发。影片聚焦天文学家...
抓住机遇,争做时代弄潮儿(青年... 手持遥控、设置参数、连接设备、操作摇杆,无人机“呼”的一声从地面腾空而起。00后无人机飞手朱桂莹正操...
主播选品风波后流程升级,晚晚强... 本文基于以下微博话题的智搜结果生成 以下是针对晚晚在“卷发棒翻车事件”后选品流程升级细节的综合分析,...
流固耦合环境下热粘弹性波传播特... 【产学研王教授视点】流固耦合环境下热粘弹性波传播特性及规律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聚焦流固耦合环境下热...
“人工智能+制造” 广西首个焊... 7月3日,记者从宾阳县委宣传部获悉,广西首个焊接机器人项目生产基地、总投资3亿元的南宁(宾阳)立德机...
原创 超... 雷达财经出品 文|长帆 编|深海 守窑火,酿时光,磨锋芒,播星光……6月27日至6月29日,“202...
数字人API新标杆:客易云以开... 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渗透千行百业的当下,数字人API正成为企业快速接入AI能力的核心枢纽。然而,市场上...
原创 手... 在短视频与直播爆发的时代,手机自拍杆早已超越“伸长手臂”的原始功能,成为创作的核心工具。它让单人拍摄...
硅科力取得高效散热逆变电源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硅科力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高效...
泰州盛强五金取得密封型紧固件专... 金融界2025年7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泰州盛强五金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密封...
富满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富满微(30067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
上海双万兆网络新纪元:5G-A... 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网络变革。黄浦江上,游轮缓缓行驶,游客们惊喜地...
好太太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好太太(603848)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防...
全球最薄折叠机皇荣耀Magic... 本文由极果用户emily原创
“700开头” 15位电话号码...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将部署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工作。 号码保护服务业务是指受快递、外卖...
沈阳沈北新区蒲河廊道低空观光旅... 7月4日上午,沈阳沈北新区联合沈阳市航产集团在蒲河廊道地坤湖公园,使用亿航智能EH216-S无人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