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新场景 助力贵州智慧城市腾飞
创始人
2025-05-31 06:21:20
0

央广网贵阳5月30日消息(记者杨贇)碧水青山间,数字浪潮唤醒沉睡乡村,键盘敲击声与虫鸣鸟叫交织呼应;制造厂房内,精密仪器高速运转,无人驾驶小巴车拉动智造产业新引擎;数据平台上,“贵州智慧”实时输出,交流、开放、共享,势破苍穹……

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步伐如何?一幕幕数智化绘起的新场景,正在作答。

数字文化产业驱动,小山村迎来大变化

“不突破底线红线、不改变乡村风貌、不随意搬迁村民”,在此原则上积极探索,贵阳市观山湖区朱昌镇高寨村迎来新生。

百花湖畔,一栋栋新式办公楼拔地而起,一户户传统民居焕然一新。依托生态优势,该村建成全国首个“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以下简称“小兰山”),将湖光山色与数字文明深度融合,在绿水青山间构建起数字产业集群,吸引数十家数字企业落户。

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一隅(央广网记者 杨贇 摄)

“我们根据村庄规划框架,结合镇级资金,完善区域的路、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激活农房、老村委会、鸡舍等闲置资源,打造一个集办公、会展、社交、生活、消费于一体的产业生态村落。”朱昌镇镇长施华说。

突破以往单打独斗的模式,小兰山由政府统筹,引进国企、民企一起参与村庄建设。构建“一带三区”产业布局——滨湖观光休闲带、总部产业集群区、产业融合示范区、综合服务区。通过引入数字视听、文艺文创、康养度假等产业,不仅保留了7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更让科技成为“新农具”:程序员与村民共用庭院办公,主播用方言讲述非遗故事,无人机掠过茶园与湖畔,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注脚。

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一隅(央广网发 小兰山供图)

截至目前,小兰山已有40余家企业入驻。2025年,村落力争入驻企业50家,年产值突破10亿元,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村集体年增收500万元以上。

“百姓生活有保障,笑容才会多,才会支持村里面的发展。”施华坦言,打造新、老村民共同融合、发展、创造的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带动村民参与就业、享受发展红利的同时,也让村里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为村庄注入无尽的创新活力。

无人小巴成“科技”新宠,开启智能出行新体验

没有司机的公交车,你坐过吗?

近段时间,几辆“小土豆”频繁刷屏贵阳市民的朋友圈。今年5月4日,贵州首条无人驾驶公交线——无人驾驶花溪大学城专线正式开通运营。而主角——车身圆润形似“土豆”的无人驾驶小巴(Robobus)一出场,便成为道路上的“明星”车辆,引来众多路人上前拍照体验。

一辆小巴有何稀奇?日前,记者前往Robobus产地,位于贵阳高新区的贵州翰凯斯PIX数字制造工厂,一探究竟。

数字制造工厂内,技术人员正在组装无人驾驶小巴(央广网记者 杨贇 摄)

与传统汽车不同,外观上,无人驾驶小巴一身银灰色外壳,车头和车尾在外观上几乎相同,没有方向盘、脚踏板、后视镜等部件;记者进入车内,发现控制面板调节氛围灯、音乐、空调等一应俱全,还能通过车载大屏实时查看车速、站点播报等。

原来,无人驾驶小巴的定位是“城市机器人”产品,它的“脑袋”里装着一整套的人工智能AI算法,可以感知外界,并将信息交给“大脑”处理,最终形成智能化的应对策略和行为。

“我们在小巴上安装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从而实现对复杂道路的感知。”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落地运营负责人李翔介绍,行驶过程中,车辆不仅会持续通过传感器感知周围的环境、物体,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控制系统,这就是小巴不仅看得懂红绿灯,还会自己避障的原因。

无人驾驶小巴在路面行驶(央广网记者 杨贇 摄)

据悉,无人驾驶小巴是一款由PIX Moving打造的移动空间产品,荷载6人,它可以为用户提供3至5公里短距离的出行服务,应用场景有景区、园区、城市智能网联示范区等。目前在贵州,两台落地榕江,四台在花溪大学城应用,乘客只需扫描站牌二维码或者搜索微信小程序“洋芋巴士”,便可轻松解决“最后一公里”接驳难题。

目前,该产品已销往西班牙、美国、印度、韩国等30多个国家,订单量超过千台。

开窗见“数” “链”接万物,发展“黔”景无限好

提起贵州,“大数据”无疑是最拿得出手的亮丽名片之一。

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展示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交流体验中心(以下简称“交流体验中心”)内,大数据与实体经济、农业、服务业、民生、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的成果一一呈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参观者纷至沓来。

“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一进展厅,几个大字便映入眼帘。作为大数据行业发展传播、展示、体验、教育窗口,交流体验中心利用真实系统接入、实物展品、光电、视频影像、模拟沙盘等技术形式,实时展示贵州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探索实践和创新成果。

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厅(央广网记者 杨贇 摄)

游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央广网记者 杨贇 摄)

“为了让贵州农副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贵州省打造了‘一码贵州’电商APP,左侧的一体机上正在展示实时数据……平台同步经销商、消费者信息,产品经检测合格认证后就能上传进行销售,免去中间商环节。”

“这是我们的黔货云仓数据大屏,目前在全国共搭建69个仓储平台,贵阳市作为省级核心仓,8个地级市作为枢纽仓,另有60个县级节点仓。系统绑定了多家电商平台,根据各个地区的订单信息进行货物的实时跟进,实现统仓共配,打通货物运输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这是我们畅销商品排行榜,通过排行榜,农户和经销商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消费者也可以购买到质量好价格优的农副产品。”

……

在展厅讲解员的介绍下,参观群众对数据的适用场景有了进一步了解。大屏上,一组组醒目的数字成为数据跑起来、资源用起来的生动注脚,展现了一个个贵州走新路、谋发展的切面。

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厅(央广网记者 杨贇 摄)

截至今年3月,全馆数字经济典型应用案例较2015年增长了300%,接待量累计达到46万人次。

群山绵延,绿水滔滔,在17.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贵州守正创新、奋进开新的脚步遍布,一路生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6 款员工上网行为管理软件真实... 在如今的企业办公场景里,员工上网有没有 “摸鱼”,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和公司资源利用率。对企业老板和高...
全球首次!取得新突破 微米级“导航”实时监测脑神经,我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取得新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与哈...
华为擎云 C9超能旗舰商务平板...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千行百业的今天,移动办公已从一种辅助选项演变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作为PC...
国产操作系统,离好用还远吗 一系列产品取得突破,今年市场规模预计达二百五十亿元 国产操作系统,离好用还远吗 8月26日,在北京举...
台州湾经开区在沪推介氢能产业与... 8月27日,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氢能产业发布会暨合成生物与氢能产业创新合作推介会在上海举行。专家学者...
巴图鲁荣膺中国产业互联网领军企... 近日,2025中国产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峰会暨产业AI领军企业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近千名产业互联网领域嘉...
全球首款可智能实现全频段高速通...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都市现场) 利用先进的薄膜铌酸锂光子材料,基于全新架构,我国学者研发出全球首...
【2025数博会】 大数据+:... 刷脸开门、掌上买菜、远程问诊、线上开会、智能安防……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近年来,...
超高分辨率成像,光子计数能谱C... 光子计数能谱CT首款获批上市 实现超高分辨率成像 昨天,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消息,显示由联影医...
西安沣东新城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 本报讯 (记者 侯燕妮)8月25日,记者从西咸新区管委会获悉:秦创原机器人产业创新聚集区设立半年多来...
打字一天收入170元,这个微信... 最近总有人问我:“在家打字就能赚钱,这事儿靠谱吗?不会是骗流量的吧?” 其实还真不是忽悠 —— 现在...
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将... 脑机接口产业迎来重磅利好。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药监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
华为董事:国产算力基本能解决美... (文/观察者网 吕栋 编辑/张广凯) “像以华为为龙头的硬件公司,在算力上应该已经能基本解决美国对...
英伟达推出机器人“最强大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邓浩 算力正在成为机器人产业的“通胀”环节,由此催生域控的强劲需求,吸引众多A...
AI生成合成内容必须添加标识?...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开始施行。划重点:接下来,...
人工智能新风吹进千行百业 落地... 图为2025 AGIC 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现场。 宋春雨/摄 证券时报记者 周春媚 安宇...
国产固态电池崛起,日媒质疑声中... 近日,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国产固态电池厂商纷纷宣布重要突破。 国轩高科率先传来捷报,其旗...
青衿筑梦·晋彩实践|岗位实践炼... 今年暑期 来晋实习实训的学子们 用足迹丈量三晋热土 用热情诠释青春担当 用双手触摸发展脉搏 以行动绘...
“人工智能+”行动确定6大重点...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经济参考报》8月27日刊发记者汪子旭、郭倩采写的文章《“人工智能+”行动确...
【2025数博会】第四届“82... 8月27日,第四届“828 B2B企业节”在贵阳开幕。 据悉,“828 B2B企业节”是全国首个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