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丨“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
创始人
2025-05-30 06:20:18
0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

今年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关心科技工作者,对肩负科技强国重任的他们寄予厚望。

“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在科研院校、科技企业考察时,在与科技工作者交流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明科技人才的重要性。

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袁隆平等,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作出了重大贡献。总书记时常亲切地提起他们的名字,指出“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大课题。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此作出了重要部署。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福建、安徽考察,两度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2024年11月,总书记来到湖北考察,省里汇报时有句话,给总书记留下了深刻印象:“‘点菜的不吃饭,吃饭的不买单’。这个形容的是过去有种现象,教学归教学,论文归论文,创新归创新。这种产学研脱节的情况必须改变。”

“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上抓紧攻关”

“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清醒地分析形势,明确指出“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是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丢掉幻想,正视现实,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念兹在兹,尤其是过去一年多来在不同场合频频提及。

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寄语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在湖北考察时,强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

……

今年4月30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再次强调,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上持续用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上抓紧攻关”。

“让青年科技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科研工作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骨干”。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滨湖科学城考察时说,“党中央非常重视和爱惜科技人才。‘人生能有几回搏’,大家要放开手脚,继续努力,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聪明才智。”

“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习近平总书记心心念念,亲自谋划。

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总书记切中要害:“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要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让更多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创新活力”。

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总书记语重心长:“切实减少为报项目、发论文、评奖励、争资源而分心伤神”“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总书记情真意切:“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导、热忱关怀,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让青年科技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

“每次来都能看到新突破。”2024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湖北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总书记有感而发,“科技高峰和产业高峰都要靠我们自己去攀登。我看好你们,看好中国的创新人才,也看好我们的创新体制。要增强自信、志存高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监制:梁昌杰

策划:岳小乔

撰文:仰婉晨

海报:王宇峰

【编辑:惠小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德明利携全栈存储解决方案参展E... (全球TMT2025年8月28日讯)8月26日,2025 ELEXCON深圳国际电子展启幕。深圳市德...
华为Pura 80 Ultra... 8月28日,华为Pura 80 Ultra进行价格调整,起售价从9999元下调至8999元,直降10...
7位院士齐聚贵阳这场交流活动! 8月27日,2025数博会“北斗与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化”交流活动在贵阳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深入探...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激发数据要... 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开幕,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出席开幕式并作题为《激发数...
再超贵州茅台,芯片企业寒武纪收... IT之家 8 月 28 日消息,继前一天仅短暂 20 分钟“称王”后,寒武纪今日股价大幅收涨 15....
6 款员工上网行为管理软件真实... 在如今的企业办公场景里,员工上网有没有 “摸鱼”,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和公司资源利用率。对企业老板和高...
全球首次!取得新突破 微米级“导航”实时监测脑神经,我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取得新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与哈...
华为擎云 C9超能旗舰商务平板...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千行百业的今天,移动办公已从一种辅助选项演变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作为PC...
国产操作系统,离好用还远吗 一系列产品取得突破,今年市场规模预计达二百五十亿元 国产操作系统,离好用还远吗 8月26日,在北京举...
台州湾经开区在沪推介氢能产业与... 8月27日,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氢能产业发布会暨合成生物与氢能产业创新合作推介会在上海举行。专家学者...
巴图鲁荣膺中国产业互联网领军企... 近日,2025中国产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峰会暨产业AI领军企业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近千名产业互联网领域嘉...
全球首款可智能实现全频段高速通...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都市现场) 利用先进的薄膜铌酸锂光子材料,基于全新架构,我国学者研发出全球首...
【2025数博会】 大数据+:... 刷脸开门、掌上买菜、远程问诊、线上开会、智能安防……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近年来,...
超高分辨率成像,光子计数能谱C... 光子计数能谱CT首款获批上市 实现超高分辨率成像 昨天,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消息,显示由联影医...
西安沣东新城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 本报讯 (记者 侯燕妮)8月25日,记者从西咸新区管委会获悉:秦创原机器人产业创新聚集区设立半年多来...
打字一天收入170元,这个微信... 最近总有人问我:“在家打字就能赚钱,这事儿靠谱吗?不会是骗流量的吧?” 其实还真不是忽悠 —— 现在...
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将... 脑机接口产业迎来重磅利好。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药监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
华为董事:国产算力基本能解决美... (文/观察者网 吕栋 编辑/张广凯) “像以华为为龙头的硬件公司,在算力上应该已经能基本解决美国对...
英伟达推出机器人“最强大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邓浩 算力正在成为机器人产业的“通胀”环节,由此催生域控的强劲需求,吸引众多A...
AI生成合成内容必须添加标识?...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开始施行。划重点: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