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12日电(徐银)近年来,中国自行车产业在人工智能、数字技术赋能下,加速驶入数字化 “新赛道”,并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2025中国自行车国际展览会近日在上海举办,此次展会成为观察中国自行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本次展会主题为“新质赋能,共享未来”。从展会规模来看,总面积达16 万㎡,吸引了1582 家企业参展,设置13个专业展馆,涵盖整车、零配件、骑行装备等多个领域,全面展示了行业的发展成果。参展企业来自26个国家及地区,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齐聚一堂,彰显出展会的国际影响力。
展会期间,多场活动精彩纷呈。创新示范展上,70件优秀作品展示了行业的最新科技成果;贸易配对会为境外买家与参展企业搭建交流平台,上届贸易配对会促成众多合作,推动了产业的全球化发展;自行车集市融合多种主题内容,展现骑行魅力;电助力自行车试骑体验、童车试骑等活动,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
中国自行车产业当前运行态势良好。2024年行业呈现 “三稳二进一好” 的特点,产量、营收、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基本持平,中高端供给能力增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和以旧换新政策促进了行业发展。2025年一季度,行业产量基本持平,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出口实现平稳开局,且在新兴市场表现亮眼。
产业发展过程中,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成为关键趋势。广东千里达借助CRM系统优化生产计划,引入机器人焊接技术提升产品质量,运用AI设计软件优化车架设计,还积极布局电助力自行车市场。银贝斯在产品研发、生产环节引入智能化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产品定制化生产,并通过赞助国际赛事提升品牌影响力。行者等企业则推动骑行数字设备创新,让更多骑行爱好者能够享受科学训练。
展望未来,中国自行车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贸易摩擦使自行车行业出口承压,国内中高端自行车消费需求疲软。但电动自行车出口前景广阔,新兴市场需求可观,预计2025年电动自行车出口有望保持10%以上的增长。同时,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将进一步提升,产销量有望平稳增长。中国自行车产业正凭借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在全球市场中不断开拓进取,书写新的发展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