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隐藏门把手还自作聪明的设计,车企终于要改了
创始人
2025-05-12 09:01:09
0

原标题: 全网吐槽的反人类设计,车企这回听劝了

作者: 黑莓

似乎很少有人意识到,消失的实体键正悄悄回到新车里。

流行是个轮回,汽车中控台的“复古运动”来得静悄悄——去年还吹嘘“全触控座舱”的销售话术,今年已经被改成 “保留必要实体键更人性化”

过去几年里,中控大屏替代实体按键,犹如不可阻挡的科技浪潮席卷整个车圈。

厂商热衷于强调座舱的数字化程度,车载大屏尺寸从12英寸膨胀至17英寸,车内实体键和机械仪表能省则省,几乎消失不见。

而今年的上海车展,智能化依旧是主角,风向却发生了改变:包括大众、小米、保时捷等在内的车企纷纷宣布拥抱实体键—— 曾经光滑的中控台上,机械旋钮又冒了头。

大众设计总监安迪亚斯·明特今年3月在接受Autocar采访时,为车企的转向正式吹响号角:“实体按键将回归,而且会一直存在下去。”

而现代汽车早在去年就承认,将过多功能集成在触控屏上是一个错误的决策。“紧急情况下找不着触控键,车主感到焦虑、烦躁,甚至愤怒。”该公司北美设计副总裁称。

(图/《头文字D》)

其实,回看这几年愈演愈烈的触屏化趋势,虽然车企总是想方设法要给汽车叠满“科技感”,车主们却自始至终都不买账。

车载触屏的安全性、实用性屡屡被吐槽——大众ID.系列后视镜调节,藏在三级菜单里,平均操作耗时 22 秒;而方向盘触控板,误触率高达 42%,紧急情况下反应延迟 1.5 秒;更有驾驶员在暴雨中因找不到触控除雾键险些酿成事故……

为了营造科技感而做的创新,一直是车主们投诉的重灾区。而事实也证明,实体键,还远远未到退场时。

01

填鸭式科技感

关于“实体按键是否应该被取消”的争议,似乎从特斯拉进入国内市场后就已存在。

时间倒回2012年夏天,当第一批特斯拉Model S驶下生产线时,所有坐进驾驶舱的人都会愣住——原本布满实体按键的中控台,被一块17英寸的触控屏完全取代,就连开个空调,都得在屏幕上划拉半天。

谁也没想到,这块像平板电脑一样的屏幕,会改写汽车圈往后十年的游戏规则。

(图/黑莓摄)

特斯拉把汽车定义为“带轮子的智能设备”后,“大屏”几乎成了智能汽车的标配,这个趋势今天仍在继续——上个月的上海车展,奔驰给EQS纯电轿车装上56英寸超联屏,金属质感的屏幕边框与渐变呼吸灯交相辉映,将赛博未来感搬进了现实;奥迪最新款A8L则祭出“多屏战略”,还特地给空调造了一个8.6 英寸的控制屏,试图用多屏互动提升车内的科技感和操作便利性;小鹏车主充电时掏出手机未必是在找充电桩,也许是准备用中控屏打两局《王者荣耀》。

大屏背后的车机系统,被车企们当作“智能化”“科技感”的象征。但在炫目的显示效果背后,真正让车企决定抛弃实体键的,是可以借此降下来的造车成本。

把日历翻回30年前,奥迪A8用的电子控制单元(ECU)从1993年的5个,一路涨到2010年的100多个。但,汽车铁盒里装的电子元件就像办公室里的员工——人越多活越乱。车身线束缠成蜘蛛网,车重跟着往上蹿,造车成本也水涨船高。最要命的是,这些ECU各管一摊,互相配合起来特别费劲。

相比之下,把功能一股脑塞进车机系统,既不用操心按键怎么排线布局,造车成本还能随着ECU的减少而大幅降低。

从技术和成本的角度,似乎无可厚非?

“这些屏幕被展示为前卫、极简主义的设计,但实际上,这是建造内饰的最便宜方式。”汽车博主Matt Farah曾在节目里称,大面积的屏幕使用尽管看起来很高档,但汽车公司实际上能以低至50美元以下的价格采购到屏幕,这比单独构建按键控制设计并制造要低廉得多。

有国内拆车节目也曾扒开特斯拉Model 3发现,车灯、后视镜等本该单独存在的功能,全被塞进中控屏。这手“集成大法”耍得溜——特斯拉光物料成本就比同行少花一两千块。看似前卫的极简设计,说到底是精打细算的生意经。

02

车载触屏,没你想的智能

由于触控屏看起来科技范十足且性价比高,支持取消实体键的人认为,触控屏和实体键,就如 iPhone 之于诺基亚,后者被淘汰乃是迟早之事。可当车主真正握住方向盘时,那些深夜摸不到雾灯开关的窘迫、暴雨天划不开雨刷菜单的慌乱,都在提醒他们:汽车终究和手机不一样。

而当你坐进智能座舱,以车主的身份认真体验过包括但不止上述场景的窘迫之后,你也会不得不承认,触控屏用起来实在太不方便了。

(图/《飞驰人生2》)

想调个空调温度?行,请您先在屏幕上划拉两下,也可以寄希望于语音控制,可南方大叔的塑料普通话,常让车机陷入“您再说一遍”的死循环。新手司机更紧张——生怕按错哪个图标,车子会突然弹射起步。

最要命的是,没有实体按键之后,开车时根本没法“盲操”,你盯着屏幕找功能的工夫,车子可能已经开出去半个足球场。

(图/《驾驶我的车》)

触控屏和实体键到底哪个更好用?瑞典Vi Bilägare杂志2022年做过一次硬核测试。他们找来12辆不同年代的车,从2005年的沃尔沃V70到最新的纯电车型,分成实体键组、按键+触控组、纯触控组三队。

测试方法很实在——让驾驶员以110km/h速度行驶时,依次完成四件事:打开座椅加热,空调调高2℃,打开除霜;打开收音机,调到指定电台;小计里程清零;仪表亮度调到最暗,关闭中控屏。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12辆车依次比试下来,那台2005年的沃尔沃老爷车意外摘得了冠军,全实体键操作只花了10秒,这期间车辆仅前行306米,而其他排名相对靠前的车辆,都是以实体键为主。

总而言之,触控屏交互比实体键执行任务更容易导致分心。甚至,开车用触屏,有时候可能比酒驾更危险。

(图/《繁花》)

2020年,英国交通研究实验室(TRL)发布了一项研究,指出使用触屏操作CarPlay和Android Auto等交互系统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比正常驾驶多出53%至57%。相比之下,酒驾会使反应时间增加12%,吸食大麻会增加21%。

除此之外,在智能汽车高度依赖电子系统的今天,另一个更现实的担忧正在车主间蔓延:如果车机系统突然“罢工”或网络中断,花几十万买的车会不会变成“废铁”?如果当时车子还在行驶中,怎么办?

这甚至都已经不是杞人忧天。

今年五一假期,哪吒车主就集体遭遇了App崩溃的尴尬境遇。有车主在网上发帖称,其随身携带车钥匙却无法解锁车辆,最终通过后备厢应急开关才得以进入。更多车主反映,当车机系统出现故障时,实时定位、充电状态、续航里程等关键信息,都会集体“失踪”。

03

触屏无涯,回头是“按”

“实体按键将永远存在于大众汽车中。这是汽车,不是手机。”在3月的那场采访中,安德烈亚斯·明特不但承诺实体按键将回归,甚至毫不避讳地承认,大众此前过度依赖触控屏是一个“重大失误”。

车主的选择其实很诚实——在时速百公里的驾驶舱里,安全比酷炫的黑科技更重要。

(图/黑莓摄)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2021年统计显示,分心驾驶导致的伤亡事故中,18.7%与车载触控系统操作直接相关,其中73%的案例涉及多层级菜单操作;2023年,特斯拉更是因触控雨刮器延迟问题,在美国召回13.6万辆Model S/X。

行业转型已现端倪。

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2026年新规明确要求:转向灯、雨刮器、紧急呼叫等关键功能必须配备实体按键,过度依赖触控屏的车型将被降低安全评级。

而面对消费者持续攀升的投诉和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多家车企开始回调激进的全触控策略,并计划让物理按钮重新回到汽车上。

(图/《飞驰人生2》)

保时捷在2024款卡宴上重启实体键和旋钮;宝马iDrive系统新增触控板以减少屏幕操作;小米SU7发布会上,雷军更是强调不能学习特斯拉做全触控,实体键一定要有所保留……

车企重新装上实体键,说明他们终于开始认真听用户说话了。过去那些为了炫科技而堆砌的触控设计,现在正被现实泼冷水——好用的科技,得用在刀刃上。

但别误会,这可不是要退回到“只有按钮”的老古董时代。

事实上,实体按键与触屏操作,从来就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关系。就像没人会因为触屏手机流行,就要求把电脑键盘全换成触摸板。车里的空间再金贵,也容得下旋钮和屏幕各司其职。

说白了,关键不在于用什么操作方式,而在于如何把合适的功能,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图/pexels)

同济大学车辆工程博士、人车关系实验室负责人龚在研就曾表示,在步骤较少、目标非常封闭的情况下,如空调温度调节等基础操作,采用实体键是有价值的。但是一些步骤较多、目标非常开放,如呼叫联系人、氛围灯设置等功能,用语音和触屏更为高效。

不是要消灭实体键,也不是要取消触摸设计。软硬兼施,两者共存,才是最优解。

参考资料

[1] 《恢复物理按键!车企集体“返祖”,只因触摸屏安全隐患大?》 电车通 2024-11-14

[2]《开车触屏,比酒驾还危险?》 果壳网 2024-01-23

[3]《部分汽车制造商回归物理按键,但触摸屏仍有坚定的拥趸》 界面新闻 2023-04-28

[4]《实体按键,该复辟了?》autocarweekly 2022-10-20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能辉科技与蚂蚁数科达成合作共识...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胡嘉树)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期间,能辉科技与蚂蚁数科签...
国际能源署:低排放氢气项目面临... 新华社巴黎9月12日电(记者罗毓)国际能源署12日发布《2025年全球氢能评估》报告说,尽管面临多重...
福立旺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福立旺(68867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
“孙子智慧”与“营商之道”对话... 转自:滨州发布 9月12日,“孙子智慧”与“营商之道”对话会在滨州市惠民县举行,海峡两岸孙子文化研究...
新机备货量预估40-60万台,... 昨日,华为于9月4日发布的第二款三折叠新机华为Mate XTs 非凡大师正式首销,根据官方公开信息显...
全球知名高校共建“文明实验室国... 本报讯 (记者 程晓琳 杨频萍) 9月13日,由南京大学发起的首届全球文明数智研究会议在南京举行,“...
原创 给... 当世界还沉浸在硅谷打造的“科技神话”中,中国的一支青年科技力量,悄然打破了技术封锁的天花板。深度求索...
记者手记:在服贸会上感受“数智...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记者手记:在服贸会上感受“数智”与“金融”双向奔赴 新华社记者于佳欣、任军、...
电厂 | 拼多多搭建舞台,为助... 作者 商迪安 提起东非,你会想到什么?是广袤无际的草原、壮观的野生动物迁徙,还是那道素有“地球伤疤”...
高德AI出行智能体“小高老师”... 本报讯 (记者袁传玺)在近日召开的“高德扫街榜”产品发布会上,高德地图对外宣布,其面向出行生活打造的...
《战地6》主机版分辨率公开 P... 据《战地6》开发商之一Ripple Effect,《战地6》主机版分辨率如下: PS5 Pro 画...
致远互联公布“基于配置单点登录...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基于配置单点登录到外部系统的方法”专利公...
“2025新材料与具身智能硬科...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娥 9月12日,由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主办,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协办,在南山...
首都图书馆举办“XIN空间”科... 央广网北京9月13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近日,由首都图书馆主办的“XIN空间阅读推广”科普月主题讲座...
中国移动南亚东南亚国际数字信息... 来源:云南网 9月12日,中国移动南亚东南亚国际数字信息大通道能力发布会在云南昆明举办。会上,中国移...
银河电力等“电能表时钟误差校准...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银河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银河表计有限公司申请的“电能表时钟误差校准系统...
“FOLO福禄球”亮相服贸会,... 9月13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现场,科技体育领域迎来新突破。由国内数字体育先锋企业北...
拓斯达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行业...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9月13日讯(记者 陆婷婷)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正劲,...
豪迈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豪迈科技(002595)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Canalys:2026 年,...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IT之家) IT之家 9 月 12 日消息,Canalys 科纳仕咨询今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