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交付!这艘万吨级“养殖航母”可自主躲避台风
创始人
2025-04-29 02:21:47
0

在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厂养殖工船项目部生产基地内,一艘巍峨挺拔的巨型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矗立在船台上,工人们正紧张地进行最后的挂网安装工作。“湾区伶仃”号由湛江湾实验室研发,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投资建造,是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预计今年6月交付使用。

“湾区伶仃”号模型图

广东是海洋大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2023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1310”具体部署,强调要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做强做优做大海洋牧场等现代海洋产业,为广东改革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蓝色动力”。“湾区伶仃”号的研发、建造,标志着广东在向海图强、建设“蓝色粮仓”方面取得又一重要突破。

海上巨型养殖航母 年产能可达5000

推进海陆空间综合利用,优化海洋渔业生产要素配置,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体系,是推动海洋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有力抓手。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202411月编制的《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5年)》提到,大力推广深远海装备型养殖。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20254月制定的《广东省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行动方案》也提到,加快建设深远海抗风浪新型重力式网箱、桁架类网箱和养殖工船。

“湾区伶仃”号模型图

湾区伶仃”号为深远海养殖而生。据介绍,“湾区伶仃”号是世界首例、国内首创的水体自然交换大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总投资约2.6亿元,养殖水体达8万立方米,设计寿命35年。

湾区伶仃”号总长155.8米,宽44米,深24.25米,重量超万吨,设计吃水16米,最大养殖吃水20米,设有12个独立养殖舱,年产能可达3000—5000吨,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的产量,堪称海上巨型养殖航母,其有助于打破广东省渔业生产经营组织化、专业化、装备化和规模化程度不高的困局,为打造“蓝色粮仓”添注动力。

四大核心优势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董事长梁凯斌表示,“湾区伶仃”号是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构建“渔工结合”与“渔游融合”创新模式,为打造海上“蓝色粮仓”迈出坚实一步。

据介绍,“湾区伶仃”号在设计上具备四大核心优势,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集智能养殖、节能环保、渔旅融合于一体的超级养殖平台,其交付投产后将有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船体结构创新,提质降耗“湾区伶仃”号设计了全球首个船型首尾与柱稳式框架钢结构船身融合构型,打造船舶和深远海钢制网箱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型“养殖航母”。独创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实现自然海水零污染循环,创造“准野生”生长环境,提升渔获品质的同时省却巨大换水能耗。结合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大幅降低日常运营的能源成本,并实现锚泊零碳养殖。

自主航行游牧,避灾增效。“湾区伶仃”号配置电力推进系统,能够在南海海域寻找最佳养殖区域并自主躲避台风,实现“海上游牧”,缩短养殖周期,躲避自然灾害,提升经济效益。其续航里程可达2000海里,采用DP定位系统,确保船只在航行和锚泊时的安全、高效、精准,具备12级台风下自航能力。

全程智能养殖,提速保质。“湾区伶仃”号下水后,将在距离海岸线40多海里、水深40多米的无污染海域开展养殖,并通过智能机器人定期对附着在养殖网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可以实现一键式远程投喂饲料,通过专利技术吸鱼泵收鱼,结合AI、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对养殖鱼群进行科学喂养。陆地监控室以视频或图像方式,远程获取“湾区伶仃”号状态、鱼群信息、环境条件等数据,保证渔获品质,极大提升生产效率。

渔旅业态融合,多元发展。“湾区伶仃”号投产后,将主要在珠海万山群岛海域开展作业,专注于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鱼等高品质海产。同时,其还具备垂钓、研学旅游等多种配套功能,最大登船人数199人,可联动海岛旅游,创新打造“渔业+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推动海洋经济多元化高质量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丹阳睿新取得多功能气瓶滚匀机专...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丹阳睿新气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原创 木... 木星是气态行星,没有固体地表,照理说小行星撞上去应该像砸进一团云雾——直接穿透、继续往里掉才对。但现...
拓鑫光电取得利于散热的面板灯专...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珠海市拓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强攻工业 大抓产业丨南城:“小... 发展工业既需要大而全的“大象军团”,也离不开小而精的“蚂蚁雄兵”。尤其在强链、补链、延链过程中,更需...
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成... 中核集团7月12日宣布,当天,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国铀一号”示范工程顺利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
奋达科技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奋达科技(00268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原创 商... 华为Mate70Pro+以其商务旗舰的定位、顶级的硬件配置与鸿蒙生态优势,成为高端用户的不二之选。华...
迅势科技取得带反馈单向阀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迅势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带...
成为全球第一科技超级大国的中国... 来源:铁血_青衫老祖 这不是吹牛,而是有着强大数据支撑的铁的现实。根据来自韩国媒体《首尔经济日报》7...
瑞以森取得光电干簧管智能控制器...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昆山瑞以森传感器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光...
捷报!浙江企业首次拿下创新届“... 01日内瓦时间7月11日,WIPO全球奖揭晓,杭州宇树科技成为首家获此殊荣的中国机器人企业,标志中国...
小米取得电子设备专利,提高至少...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电子设...
楚天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楚天科技(30035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杭州力恒驱动取得新型电机专利 ...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杭州力恒驱动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新...
“飞”向联合国,中国企业携AI... 七月的瑞士日内瓦正值酷暑,平均气温徘徊在30°C至32°C之间。然而,7月10日这天却意外凉爽,气温...
星辰探梦再扬帆!发射场设施设备... 央视网消息: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组合体7月12日上午垂直转运至发射区。目前,文昌航...
2025京皖供应链促进推介会活... 7月17日,2025京皖供应链促进推介会将在北京市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大酒店启幕。推介会以“智链融合 创...
小熊电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小熊电器(00295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卓见智能制造取得栅格阵列组件等...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卓见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栅格...
专项拉动演练,淬炼通信保障硬实... 导读 近期,受天气变化影响,强降雨天气频繁来袭,为切实做好洪涝及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通信保障工作,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