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突破AI人才瓶颈?亚马逊云科技揭示四大关键洞察
创始人
2025-04-25 07:21:12
0

“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天下无贼》中的这句经典对白,放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尤其是在AI迎来突破式进展的当下,人才已经成为最稀缺的资源。

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正日益严峻,麦肯锡最新报告显示,到2030年,中国对AI专业人才的需求预计将达到600万,而人才缺口可能高达400万。

亚马逊云科技也委托全球领先的科技咨询公司Access Partnership进行过一项关于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需求和趋势的调研。预计到2028年,人工智能技术将在中国企业得到普遍应用。同时,中国企业对人工智能人才非常重视,并愿意为具备相关技能的人才提供平均高出33%的薪资。

为解决燃眉之急,各大企业纷纷采取多样化策略吸引顶尖人才,但短期的人才争夺只是治标,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才是治本之道。亚马逊在生成式AI爆发初期便敏锐意识到了人工智能培训的重要性,2023年宣布启动“AI就绪(AI Ready)”计划,通过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架构,不仅着眼解决当下企业AI应用的人才缺口,更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构建了AI人才储备体系。

“AI就绪(AI Ready)”计划定义AI时代人才培养标准

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人工智能,现在正在改变全球人才市场格局。领英最新的《工作变革报告》显示出三个变化:技能正在改变、新工作不断涌现、职业面貌将截然不同。

亚马逊“AI就绪”计划可以帮助那些渴望学习人工智能并从未来的巨大机遇中受益的人,计划承诺在2025年前为两百万人提供免费人工智能技能培训的初衷。

亚马逊云科技全球拓展赋能副总裁Maureen Lonergan领导的全球团队致力于培养下一代云计算人才。她在近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透露,在2024年底就已达到了免费培训200万人的目标,比计划提前了一年。

作为“AI就绪”计划的一部分,亚马逊云科技推出了8门免费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课程,满足从初学者、高级从业者、商业领袖或技术专家的不同需求,充分满足当下热门职位的需求。

这些课程进一步扩展了亚马逊云科技原有的80多门免费或低成本的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课程资源。

让AI技能真正落地的四个洞察

亚马逊“AI就绪”计划实施的一年多来,亚马逊总结出四大关键洞察,助力企业和管理者把握这一机遇,并培养更多具备人工智能技能的员工。

一、生成式人工智能适合所有人,而不仅是专业技术人士

过去一年,生成式AI已从话题谈资发展为全行业的核心工具,在内容创作、客户互动、流程优化等领域展现出远超IT范畴的商业价值。亚马逊云科技数字化学习平台在过去一年中,最受欢迎的课程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入门——无限可能的艺术(Introduction to Generative AI - The Art of the Possible)”。这门非技术类课程可为不同经验水平的学习者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案例、风险和益处。课程的热度折射出全球职场对生成式AI的普遍关注,不同于传统技术由IT部门主导,生成式AI正赋能每位员工提升工作效率和创造价值。

二、提示词工程是一项必备技能

让生成式AI给到更好的结果,不能不提到提示词工程的重要性。随着越来越多的员工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日常工作,开发精确、有效的提示词成为释放生成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全部潜力和可能性的关键。提示词工程是2024年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该课程探讨了如何构建和微调提示词,以生成准确、具有相关性且高质量的结果。随着更多企业将生成式人工智能集成至其系统,跨部门掌握提示词工程的基础知识和熟练应用将变得至关重要。

三、社交媒体是技能提升的加速器

亚马逊构建了线上线下多样化的学习形式,线上通过Facebook、YouTube、B站等社交媒体渠道和Twitch、亚马逊云科技Training Live等流媒体平台触达并培训了近百万人。线下传统课堂与亚马逊云科技Skill Builder等数字课程仍为深度学习提供关键支撑。这种立体化培训架构既满足个性化需求,又确保系统化技能发展。

四、新产品需配套新培训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进程表明,企业迫切渴望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日常流程。无论是何种人工智能驱动的解决方案,一旦推出新的人工智能技术,配套培训便不可或缺。2023年,众多公司刚开始宣布并推出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和功能。过去一年,我们发现培训课程需要与新的产品和服务同步开发,并随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变化而持续更新。例如,当亚马逊云科技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助手Amazon Q时,也同步发布了配套新课程以助力客户和企业充分利用该技术。

四大洞察共同指向一个核心命题“AI时代的企业竞争力”,亚马逊"AI就绪"计划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包含工具、技能、渠道、机制的完整适配体系,这正是大多数企业AI战略中缺失的关键拼图。当技术迭代周期缩短至月甚至天为单位时,唯有建立持续学习型组织,才能避免在AI竞赛中掉队。

助力中国AI人才培养

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一日千里,人才需求可想而知。亚马逊云科技也在中国开展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工作,推出了一系列人工智能知识培训课程,帮助企业和员工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并有效提升生产力。

作为“AI就绪”计划的一部分,亚马逊云科技在中国免费提供中文版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课程,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解析各行业的最佳使用场景。课程分为“商业应用技能”与“技术开发技能”两大版块,可满足从初学者到技术专家的不同需求。

Maureen Lonergan谈到,亚马逊云科技将开发更多人工智能培训课程以覆盖更广泛学习者,同时在学习体验中嵌入更多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功能,打造更多可帮助员工快速掌握最新人工智能知识的个性化学习方案。

在深耕AI人才培养的同时,亚马逊云科技持续加码全球云计算人才培训。2020年12月,亚马逊云科技承诺将在2025年以前投资数亿美元,为全球2900万人提供免费的云计算技能培训。仅到2024年7月,亚马逊云科技便宣布已提前实现了这一目标,成果超出预期。在践行这一承诺的过程中,亚马逊云科技已帮助超过3100万名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者提升了他们的云计算技能。而自2014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已在中国培训超过100余万人。

通过"全球化课程+本地化实践"的创新模式,亚马逊云科技正在构建一个生生不息的AI人才培养体系,更为全球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可持续的人才根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芯科众联取得联动式双面研磨机专... 金融界 2025 年 5 月 5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芯科众联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取得...
江苏长江水泵申请水平中开多级泵... 金融界2025年5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长江水泵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水平中开...
古尔曼称苹果折叠屏iPhone...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据多位关注苹果公司的记者和分析师此前透露,苹果计划于明年推出其首款折叠...
云手机哪个平台好用?2025云... 在2025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云手机逐渐成为许多用户的新选择。无论是游戏搬砖、远程办公,还...
大国粮仓科技含量十足 绿色优储... 在湖南长沙,我国首批五座9000吨级气膜粮仓5月5日将充气成型,这标志着我国第四代新型粮仓正式进入实...
原创 在... 提到使用电脑来进行绘图,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呢?是通常被视为“专业人士标配”的绘图板,还是价格更昂贵、...
南宁市科技馆AI科普活动受热捧 观众结合人工智能软件设计图样和陶艺技法,利用超轻黏土制作摆件。王靖山摄 “五一”假期,南宁市科技馆以...
浙江志腾取得下出线组件夹持治具... 金融界2025年5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志腾电气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下出线组...
精臣智慧申请打印设备及耗材加解... 金融界2025年5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武汉精臣智慧标识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
徕卡迎来成立百年纪念,推出限定...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徕卡公司迎来成立 100 周年纪念,本周徕卡在美国纽约正式推出了相应百...
【财经早报】事关人工智能大模型... 重要新闻提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数据集 交...
我国智能机器人场景落地创新加速 本文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始融入我们的生...
梁文锋和杨植麟再“撞车” 被追赶和超越,是创业者常面对的挑战。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闫俊文 编辑|张晓迪 图片来源|视觉...
桂海潮:成长之路始终是“跟自己... 曾经,桂海潮离成为一名航天员的标准还很遥远。 未经训练的普通人,往往只能承受两三个G左右的过载。而一...
笔记本升级固态硬盘,这5个门道... 存储设备涨价的消息甚嚣尘上,想要给笔记本进行硬盘扩容的小伙伴要抓紧时间了。虽说笔记本硬盘不像内存那样...
三惠机械取得珩磨设备上料装置专... 金融界 2025 年 5 月 5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莞市三惠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原创 火... 制造火箭炮没有什么难度,难的是能够让火箭炮打的远还打的准,这就比较难了 像俄罗斯火箭炮射程60公里以...
大模型备案是什么意思?怎么办理... 大模型备案是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引起关注的一个话题。尤其是在大模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背...
有精致外观还有极致配置,一加A... 随着新一批性价比机型上线,相信不少朋友也开始考虑换机了。当然,在这种关头,我们也依旧推荐一些发布了有...
数字时代,让古典文学成为“活的... 蔡丹君 互联网以及AI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知识传播形式的变迁,也为学科带来了挑战。面对技术革命,古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