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子“未来” 重庆向“新”——重庆因地制宜发展未来产业观察
创始人
2025-03-21 18:21:35
0

本文转自【七一客户端】;

脑机接口能将人的意念转化为具体指令、飞行汽车将构建路空协同的立体交通体系……当人类的想象逐一照进现实,科技创新的齿轮,正无限拓宽着人们的想象边界,更深深融入城市发展进程。

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未来产业既代表“未知”与“无限”,更代表城市转型、创新发展的方向,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

在时代浪潮中,重庆如何抢抓机遇,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构筑竞争新优势?

未来产业,便是谋篇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2024年9月,重庆发布《重庆市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4—2027年)》,明确提出将优先发展空天信息、生物制造、前沿新材料、氢能核能及新型储能、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6个高成长未来产业,探索发展脑机接口及脑科学、光子与量子技术、沉浸技术等3个高潜力未来产业。这标志着重庆在未来产业发展上迈出了扎实而坚定的一步。

新产品:向未来要生产力

零壹空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快响集装箱发射平台。图/许幼飞

发射一枚火箭,从准备到升空需要多长时间?

重庆本土企业零壹空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给出答案:30分钟。

“传统火箭发射过程繁琐且耗时长久,通常需要7天至15天,但我们研发的智能快响集装箱发射平台集成了10多套成品装备,实现了一键化展收控制,将整个过程压缩至30分钟。”零壹空间董事会秘书陈江澜称。

3月5日,在零壹空间的火箭智能总装制造基地,记者看到了陈江澜口中的“智能快响集装箱发射平台”。

仅看外表,这是一个十分普通的蓝色长条形集装箱,但随着工作人员按下“一键起竖”键,集装箱开始变身——伴随着轻微的机械运转声,一道道精心设计的门缓缓展开,内部隐藏的火箭也逐渐显露出真容,缓缓升起,直至完全竖立,整个过程科技感十足。

“火箭看似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其实已经在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了。”陈江澜解释道,例如卫星互联网是地面通信网络的有力补充,而卫星想要升空、入轨,只能靠火箭运输。

当前,卫星互联网建设已上升至国家战略性工程,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发射上万颗卫星。但200公斤的卫星发射成本(使用不可回收火箭)大约为700万元,这对民营卫星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如果能将发射价格降下来,发射频率提上去,简化发射流程,仅微小卫星的发射市场就可能是千亿级规模。”陈江澜直言,零壹空间现在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不断升级智能快响集装箱发射平台,“做到随时随地都能发射”。

广袤的宇宙孕育着无限商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重庆空天信息产业关联产值约300亿元,年均增速超15%;聚集上下游企业100多家,北斗芯片出货量全国领先,累计超过800万颗,模组、终端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打造出国内首个高精度天气预报商业卫星“天目一号星座”等。

作为高成长未来产业之一,低空经济也正在成为各经济主体角逐的新领域、新赛道。

2024年12月,一架来自重庆朗萨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西锐SR20飞机刷新了国内低空飞行最长纪录——历时10天,先后飞越河南洛阳、山东济南、湖北武汉等12座城市,总航程近1万公里。

“低空飞行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朗萨航空董事长徐小龙直言,此前受限于飞机载重、各地管理规则不一等因素,绝大多数低空飞行的距离较短,只有几公里到几十公里,“总要有人第一个吃螃蟹,这次飞行的意义不仅在于航程长度,更在于打破了当前低空飞行的限制条件”。

以此次飞行为契机,朗萨航空开通了与海口美兰、济南商河、四川淮州的固定低空航线。这些城市的“低空”连接,极大地提升了区域间的交通效率,也拉近了人们与低空飞行出行的距离。

把握未来产业就是抓住城市未来。重庆精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家一类生物新药pCAR-19B细胞自体回输制剂上市申请获受理,这是国内首款针对儿童白血病的CAR-T产品;国家(西部)算力调度平台正式上线,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110余家企业提供“算力+AI模型”融合服务……这些硕果,正以星火燎原之势助推重庆高质量发展。

新模式:全链条促成果转化

恒之未来(重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机器狗“哮天Sirius”。图/受访者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只来自重庆名叫“哮天Sirius”的智能机器狗,凭借着灵动的动作,成为新晋“顶流”。

这只智能机器狗正是由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孵化的企业——恒之未来(重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

研发投入高、回报周期长是硬科技初创企业的共性,一旦资金供给难以撑过较长的积累阶段,就极易坠入“死亡谷”。数据显示,国际上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环境中企业创新失败率高达47%。但由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孵化的硬科技初创企业存活率却能达到80%。

缘何这里存活率如此之高?

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总经理张艺蒙道出缘由:“相较于传统的孵化器,我们其实做的是一个全链条支撑体系的搭建,从人才培养开始,整个过程经过多轮筛选,当项目能达到立项标准时,我们已经跟踪两三年了。”

以恒之未来为例,早在2020年张艺蒙就听说过宋佩恒(恒之未来创始人)的名字,“当时他还在鹏城实验室,做四足机器人的研发”。2021年上半年,张艺蒙邀请宋佩恒到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做创业探索。

“产品想要落地一定要去听得见‘炮火’的地方,创业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宋佩恒称。2021年底,他怀揣创业梦想,带着曾经在技术上的积累,参加了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举办的硬科技创业营并入驻基地。

在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宋佩恒收获满满的支持和陪伴——为了找到真实的痛点、确定产品定位,基地的导师陪他熬到次日凌晨两点;为了寻求供应链资源,导师带着他走访全国各地;为了帮助团队快速成长,导师为其量身打造管理沟通、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等方面的课程。

“他们只需要专心做产品,其他都不需要操心。”张艺蒙直言。正是在这种模式之下,恒之未来诞生了,并在去年获得千万级投资。

重庆是国家工业重镇,过去注重招大引强,如今要培养创新土壤,一切还得从零开始。

2020年,两江新区与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李泽湘共同发起成立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除了教授,李泽湘还有另外两重身份——企业家、投资人,大疆创新、云鲸智能等硬科技独角兽企业都是由他孵化,有着成熟的孵化体系。此次合作,旨在帮助重庆构建“人才—创新—产业—资本”模式。

2022年9月,重庆大学、两江新区、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三方共建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聚焦新工科教育改革,进一步形成人才支持。

多方助力之下,截至目前,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累计培育硬科技项目团队109个,立项投资项目46个,孵化硬科技企业25家。

“新兴科技力量的崛起也代表了未来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趋势和方向。”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党委书记、局长明炬称。

前不久,重庆印发了《明月湖科创园建设实施方案》,在现有创新创业生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提质做优1个总部园区(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和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支持建设N个特色园区的方式打造明月湖科创园。

目前,“明月湖模式”正在重庆形成外溢效应。

据了解,北碚区协同西南大学打造智慧农业及终端特色园区,组建科创实验班;涪陵区协同长江师范学院打造智能建造特色园,慧谷湖科创实验班学生达到121名,成功孵化引育内墙装饰机器人、鹰腾微视等一批创新项目。

新生态:欣欣向荣,未来可期

“重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广阔的发展空间十分吸引人,优渥的政策以及对人才的周到服务更是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对人才的渴求和尊重。”谈及对重庆的初印象,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博士后邹程龙忍不住赞叹。

2023年,彼时还在北京大学读博士研究生的邹程龙通过重庆举办的引才活动来到重庆、了解重庆,最终选择留在重庆。而此后发生的一件小事,更让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原来,毕业后因为操作失误,邹程龙的档案被退回湖北省人才市场,“我本来以为这件事会很麻烦,要跟不同的部门打交道”。没承想,他的烦恼被迅速化解。

“通过渝快办平台,我很快就申请到了调档函,后续也有人专门跟进处理,非常方便。”邹程龙感叹。

现在,邹程龙正在探索人工智能在工业制造领域的运用,赋能重庆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人才是重庆发展未来产业的关键。近年来,重庆加大引才力度,通过实施一系列引才计划,深化荐才引才奖励制度,形成联动聚才体系,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例如通过数字赋能提升办事效率、组建高水平人才服务队伍等,确保人才在渝发展没有后顾之忧。

如今,重庆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正在不断放大——

去年,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伦茨·克劳斯来到重庆,设立了其在中国的首个工作站。

“通过简单有效的方式去发现和解决癌症,依旧是当今世界的医疗难题,作为物理学家,我也想贡献一份力量。”费伦茨·克劳斯一直致力于将阿秒光脉冲技术应用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此次与重庆大学以及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的合作,将为癌症患者寻找更好的早期筛查办法,改善治疗手段,挽救患者生命。

放眼全国,这样的事例并不多。因为设立工作站,意味着费伦茨·克劳斯每年都会来这里进行深入交流。

“重庆充沛的发展活力让人印象深刻。”费伦茨·克劳斯称,他相信此次合作能取得更大成果。

环境好则人才聚,生态优则气场强。在未来产业的生态培育上,重庆的有益探索还不止于此。

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推进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2个市级先导区提档升级,争创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推进巴南、江津、璧山3个先导筹建区,在未来产业的规划布局、平台建设、标志性产品培育、场景建设等多方面加快“补短板”。

建立投入增长机制。总规模超2000亿元的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已揭牌。为进一步以资金助力科创团队发展,重庆还将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风投基金等联动,形成了“投早、投小和接续投资”的长效机制。

……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政策支持,在培养更多本土的年轻创新创业者的同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渝,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生态链,推动重庆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明炬颇有信心地说。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逐浪未来产业,重庆大有作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疆夜空不明飞行物是什么?揭秘... 5月16日晚,新疆多地拍摄到一个发光移动的物体,引发关注。 5月18日,航天科普博主及星空摄影师对此...
信息通信领域十大科技进展正式发... 5月17日,在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纪念活动上,2024年度信息通信领域十大科技进展正式发布。...
倚光(深圳)科技申请显示模组专... 金融界2025年5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倚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显示模...
原创 骁... 在国补优惠的加持下,骁龙8Elite机型跌到了2294元,是目前最值得推荐的性能旗舰,其游戏表现和能...
2人死亡!小米SU7又一事故!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 电动知家消息,2025年5月17日凌晨,贵阳花果园区域发生了一...
腾讯云加码AI投入和产业布局 ... 深圳商报记者 陈姝 5月16日,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广州峰会召开,腾讯云宣布将全方位加码AI投入,以...
中国空间站内发现微生物新物种 本报讯(记者 刘苏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5月16日发布消息称,近日,科研人员首次公布了在我国空间...
向未来发问,激励更多“从0到1... 解放日报记者 俞陶然 科学家走红毯仪式是每年上海科技节的启动环节,今年的科学红毯秀与往年不同,人形机...
太空中的气象“哨兵”风云三号G... 风云三号G星是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它在距离地球407公里的轨道上翱翔,这一较低的轨道高度...
济南恒瑞取得地基基础压力检测设... 金融界2025年5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济南恒瑞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地...
民政部康复辅助器具重点实验室“...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鸿飞 2025年5 月17日,在深圳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骨科康复学术会议暨...
华晖五金取得防夹损的机械手夹具... 金融界 2025 年 5 月 17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莞市华晖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取得一...
全国首条全自动辐射板生产线在綦... 保温上料、铝板上料、盘管、检测、涂胶、刻印……5月13日,全国首条全自动辐射板生产线在重庆綦桥科技有...
原创 纪... 2016年,王亚平正处于事业的巅峰期,她的名字在宇航员队伍中熠熠生辉,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榜样。这位充...
报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李京泽)“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最受欢迎期刊报...
促消费四川解锁新赛道 首个全域...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碧红 ●从5月16日持续至6月15日,采用全域联动模式,覆盖全省超1.1万家线...
天津康途取得电梯通用内招控制系... 金融界2025年5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天津康途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电梯通...
深圳市整点科技取得新型鼻毛器专... 金融界2025年5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整点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新型...
新质生产力的壮美图景 第19届杭州亚运会组织无人机表演,由1000架无人机组成了一个奔跑的“人”。 湖北武汉一列无人驾驶...
雄安变电站处处彰显 ″雄安质量... 中国经济报导:初夏的雄安新区,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上,一座银灰色的 "钢铁堡垒" 正拔地而起。走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