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2024|听,征途的召唤
创始人
2024-12-23 21:01:35
0

2024年

“神舟”巡天、“嫦娥”奔月

“北斗”指路、“蛟龙”潜水

“梦想”扬帆……

我们带着光荣与梦想

继续向着星辰大海迈进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着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25年前,我国第一艘神舟飞船升空。25年来,中国载人航天连战连捷。

2024年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组合体稳定运行……25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

2024年5月28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在空间站机械臂辅助下进行舱外作业的画面。新华社记者 李杰 摄

2024年10月3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对接过程的画面。新华社发(韩启扬 摄)

这一年,“70后”“80后”“90后”航天员齐聚“天宫”。神舟十八号乘组刷新我国航天员乘组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神舟十九号乘组刷新我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长纪录、我国首名“90后”航天员圆满完成第一次太空出舱活动。

2024年2月9日,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专门录制视频,在中国空间站给大家拜年,祝福伟大祖国龙腾虎跃、繁荣昌盛,祝福全国各族人民龙年大吉、顺遂安康。(视频截图)

这是2024年4月26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和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全家福”。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2024年10月3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和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全家福”。新华社记者 李杰 摄

2024年12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宋令东在空间站组合体舱外工作间隙挥手致意的画面。新华社记者 李杰 摄

这一年,“快递小哥”天舟货运飞船依旧忙碌。从2017年到2024年,从天舟一号到天舟八号,中国空间货运能力发射一次,进步一次。“太空送货”,变得越来越从容。

2024年11月15日23时13分,搭载天舟八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这一年,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这一年,也是中国实施探月工程20周年。从嫦娥一号拍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从嫦娥五号带着月壤胜利归来,到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开拓向前。

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2024年9月24日,科研人员在月球样品实验室展示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表示,“这些任务只是我们探月工程国际合作的开始,后续相信我们探月工程会有更多的新的国家、新的队伍参加进来,取得更多的成果。中国人一定会站在月球上的。”

2024年6月6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右)和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关锋在交流交会对接进展情况。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嫦娥奔月”的故事还在继续,“北斗”追梦已进入了崭新篇章。

这一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正式收官,中国人独立自主建设的北斗系统进入发展新征程。这一年,距离北斗系统工程立项已过去了30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渐进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北斗人的努力,让每一个中国人或者说地球人,不管到哪都不会迷失方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说。

2024年9月19日9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与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发射第59、60颗北斗导航卫星。(视频截图)

中国北斗,服务全球,更要服务未来。

“2035年,我们还将建成一个更加泛在的、更加融合的、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时空体系,为未来的智能化、无人化的发展提供核心支撑。届时,从室内到室外,从深海到深空,用户均可享受全覆盖、高可靠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杨长风说。

2024年11月30日晚,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位于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文昌国际航天城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记者2024年11月26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中国天眼”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已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这是2024年9月25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无人机照片,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4年11月17日,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这是11月17日拍摄的靠泊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8月18日在西太平洋海域顺利完成“蛟龙号”航次首潜,这也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2024年11月1日,“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从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码头出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国保 摄

回望来路,“上天”“入海”,我们走过了万水千山。

眺望未来,征途依旧漫漫,我们已听到时代的召唤。

让我们集结再启程,奔赴星辰大海!

统筹:吴炜玲

编导:杨慕茜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谷歌Gemini2.5Flas... 【新闻稿】 近日,全球科技巨头谷歌公司正式宣布推出其最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emini 2.5 ...
人工智能板块震荡调整,人工智能... 截至午间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下跌0.2%,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下跌1.1%,人工智能ETF(...
原创 彗... 今天必须跟你们唠唠一个超震撼的科学新发现!最近,科学家对彗星探测器的数据进行了重新分析,结果在彗星表...
智元机器人全系产品正式开售,关... 国元证券近日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周报:2025年8月17日至8月22日,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上涨4.71...
“星舰”第10次试飞,连续2天... 新闻荐读 当地时间8月25日傍晚,北京时间今天(8月26日)早上,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
首航!输电线路实现无人机巡检 供稿:外江管理处 近日,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电站运维中心应用无人机技术,对三台县星火电站35KV...
纯电动飞机要来了!时速320公... 快科技8月25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期时的科技E20 eVTOL正在进行最后的适航审定,预计明年...
2025冷年中国空调销量破亿 ... 快科技8月25日消息,2025冷年(2024年8月至2025年7月),中国空调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
米亚斯取得三向可调节的开关支架... 金融界2025年8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米亚斯物流设备(昆山)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格力电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中国空间站“太空芭蕾”的幕后:... 中新网上海8月26日电 题:中国空间站“太空芭蕾”的幕后:16载攻关、14载“履职” 中新网记者 郑...
智慧园区管理系统:数字化转型的... 在数字化转型席卷全球的浪潮中,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与创新高地,其管理运营方式的升级同样...
高凌信息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高凌信息(688175)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案例分享】辽宁省某10kV配... 检测背景 蔚云光电VY-SUV40D四合一紫外智能载荷检测10kV柱上开关 紫外成像仪 无人机电力...
让高分子液晶“随光起舞”,这项... 如同会魔法的变形精灵,高分子液晶能在光线下整齐排列、灵敏“起舞”,还能被精准操控,神奇“驭水”。架起...
原创 神... 时间过得真快,神舟二十号乘组在轨满4个月了,从时间上来说,预计在10月返回,这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准备如...
海亮科技x腾讯教育 联合亮相全... 8月18至20日,“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北京举办,海亮科技集团作为腾讯教育的重要生态伙伴,受...
Windows 11 24H2... IT之家 8 月 26 日消息,科技媒体 borncity 今天(8 月 26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
马斯克正式起诉苹果和OpenA... 当地时间8月25日,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公司xAI和社交平台X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联邦法院起诉OpenAI...
OpenAI重大发现:GPT-... 机器之心报道 机器之心编辑部 AI 加速科学和药物研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它的潜力远未被完全释放...